这是大众汽车在德国87年历史上首次关闭工厂,会有大批工人失业,引发了强烈的劳资对立,9月16日,超过5000人走上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街头进行示威,要求欧盟当局制定更加切实的工业政策,以捍卫欧洲汽车业的就业。
然而,这场持续已久的裁员大潮,短时间内似乎还看不到尽头,悲观预测,随着行业转向电动化,到2030年,包括汽车供应商在内的欧洲汽车工业可能会失去1/4的工作岗位。
随着欧洲头部车企“进入寒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备受打击,同时,新能源车的崛起,其所需的零部件数量大约只有传统汽车的20%左右,改变了汽车行业的运行基础和竞争格局,并催化了汽车行业历史上最大的结构转型与供应链的巨大变革。
来自电池和芯片领域的新公司日渐强势,在利润回报和商业前景上超越了更多传统零部件供应商,而传统零部件供应商迎来裁员潮。
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罗伯特·博世已经宣布,2025年全球裁员逾1.2万人,其中仅德国就将裁员10,800人;排名第二的采埃孚计划到2028年在全球裁员1.1万至1.4万人,大大小小汽车零部件公司,包括规模较小的隐形冠军企业,累计裁员的数量将高达5万人。
而为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提供汽车格栅、车门把手和镀铬装饰件的德国格哈迪塑料技术公司,经受住了拿破仑入侵、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的考验,但在今天也申请破产了,使其1500名员工陷入前途未卜的境地,这不仅仅是一个老牌制造商的悲剧,而是整个欧洲制造业的哀歌。
德国作为欧洲汽车工业的核心力量和最大经济体,因裁员和工厂关闭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2024年上半年,德国有20家年营收在1000万欧元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破产,同比暴增60%,这凸显了整个德国汽车制造业乃至德国整体工业面临的更广泛挑战。
欧洲汽车制造商正面临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然而,在俄乌冲突后失去了俄罗斯天然气的廉价优势,飙升的能源价格,进一步影响了汽车制造的核心地位。他们需要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方法,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更为重要的是电气化、自动驾驶和以软件为中心的汽车的兴起,要求企业战略发生根本性转变。中国车企充分展示了电气化和软件进步的影响,欧洲汽车品牌在这个领域落后了,在欧洲牵头的16家电池工厂规划中,有11家已被推迟或取消,也意味着前期研发投入无法迅速转化为经济回报。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汽车行业受益于五大优势:技术领先、成本效率、品牌价值、稳定的地缘政治和中国市场的增量,目前,这五大优势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陆续式微。
作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源地,德国汽车产业的遭遇,是欧洲汽车制造业逐渐崩溃的一个缩影,并给德国经济政策敲响了警钟。就目前来说,欧洲汽车行业是否将陷入更深、更长衰退期还不好说,但当前的欧洲汽车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处于一个艰难的过渡期,如何应对这样的困境,将直接关系到欧洲汽车产业的未来。
整个欧盟的汽车工业都处于十字路口:绿色转型、数字化和全球竞争,特别是中国作为领先的全球汽车出口国的崛起,已经在根本上改变了竞争环境。中国汽车巨大的规模和完整的产业链,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来源于中国制造业的厚积薄发。
欧洲汽车厂商非常清楚,行业需要一场巅覆式改革,想要摆脱被动局面,修修补补式的措施是不够的。欧盟汽车行业必须迅速适应新的商业模式,以减轻这些颠覆性趋势引发的风险。
虽然,目前全球许多市场向电动汽车转型的速度已经放缓,导致一些全球汽车制造商开始重新评估电动汽车战略,但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工业及经济正面临严峻的形势,受多重危机影响,整体发展乏力,将陷入技术性衰退,正处于长期负利润周期的开始阶段,投资者们也对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前景预测较为悲观。
当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变为成熟的大规模制造业,高效率与低成本将成为车企的生命线,缺乏电池和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竞争力,加上能源、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普遍高于中国,欧洲汽车很难在成本上脱颖而出。
而汽车智能化的竞赛,即“芯片和软件定义汽车”的阶段正在开启,车企在软件及支撑软件的芯片上的持续创新能力,将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对传统汽车企业们真正的考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还记得,欧洲手机巨头诺基亚,正是在智能化的转型上失败,才挥泪离场的。
对于欧洲来说,对德国来说,如果救赎失败,也许,未来的汽车市场已经注定不再是它们的天下。它们拥有的那些精致的品牌、古老的制造工艺、强大的宣传机器,都已经在全球化竞争的浪潮中变得毫无意义。
三、中国决战
2023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亦有望蝉联。中国通过“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结合,激发国企、民营企业的力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崛起了两家万亿级别市值的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还出现了数家千亿市值、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结果基本代表了未来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
中国汽车企业的决战,可分为国内,国外两个战场。国内战场则分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决战,及国内自主品牌之间的竞战两个方面,而在国外的决战,就是自主品牌的出海。
在国内战场,我国汽车企业,以电动汽车为武器,以显露胜利的曙光;而在国外,在客场区域,特别是欧洲,与国外知名品牌的决战即将进入白热化程度。
在中国汽车市场,法国和韩国汽车品牌已经出局,我们注意大街上,还有几辆现代轿车呢?美国品牌,除了特斯拉,也几乎败北,竞争力最强的德国汽车品牌和日本汽车品牌也感到了空前的压力。
2016年,乘用车销量超过24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仅有1000万辆左右,以德系、日系、美系和法系为代表的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超过1400万辆。然而2023年,中国市场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0.6%至2606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上升至56.0%。
2024年自主品牌高歌猛进,1-8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了空前的66.9%,而德系品牌则进一步下滑到了15.4%。比亚迪单月销量甚至突破了50万辆。11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60万辆,同比下降9%,包括德系品牌、日系品牌、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都在下降通道,预测2024年的销量跌幅也在两位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