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托盘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 | 2013-01-23 17:25 | 作者:靳伟

  一是理论基础,包括托盘产业理论、体系理论、结构理论等。


  所谓托盘产业理论,是指树立托盘是一个独立的产业的思想观点和知识理念,以便改变“托盘是个包装器具”等传统认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托盘是个小东西,相关政府部门甚至不把托盘看作企业固定资产,致使难以把托盘列入国家项目计划。其主要原因是托盘尚未作为独立的产业被政府认可或得不到足够重视。


  所谓托盘的体系理论,是指托盘是衔接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物流活动的要素之一,也是衔接物流中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至信息处理等七个环节的要素之一。托盘作为集装单元化物流或者说集装单元化的主体器具之一,又是物流装备和器具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托盘在供应链管理、物流作业和集装化装载等整个过程中应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可或缺,否则供应链和物流就不能有效衔接、顺畅运作、全程贯通。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性的体系,而不应把托盘只看作一个器具或包装中的一种器具而已。


  所谓托盘的结构理论,是指托盘的分类、托盘术语、托盘标准、托盘架构理论问题。这方面由于托盘已有百年历史,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早已为此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各国政府和企业也都取得了共识,只是在我国的目前阶段还需要开展知识普及和舆论宣传。


  二是政府等行政部门和法律、政策支持。托盘理论的确立、托盘产业的剥离乃至托盘业的大发展,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依赖于政府的支持。包括法规制定、政策倾斜,以及工商、金融、税务、海关、商检等部门支持都不可缺少。实际上近年出台的物流政策,虽然提及到了托盘共用等内容,但涉及具体问题就成为泡沫而消失了。


  此外,诸如托盘共用系统的实施,因投资巨大、风险巨大、回收期长,带有公益性、公共性和国家利益性,政府理应参与投资,并给予减免税收、低息贷款等支持。


  三是托盘发展的环境与氛围。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新生事物、新型产业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开创出适宜的环境,形成一定的氛围。中国物流热的兴起,如果没有上世纪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的知识普及、舆论宣传和启蒙教育,未必能做到。即便是1990年代后期物流热兴起后,如果不是由于各种物流论坛、物流峰会、物流展会、物流图书、物流讲座、物流培训的广泛展开,加之电子商务等经济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迫切需要,恐怕政府也不会在2000年后一连串地出台物流政策法规。因而我们有理由说,我国托盘业的大发展同样离不开启蒙、宣传、普及与教育,不形成适宜的发展环境和热烈的氛围,单靠一部分人的努力,很难想象托盘大业能铸就辉煌。


  四是骨干力量的带动。这里所说的骨干力量,既包括吴清一教授这样的我国托盘业的开山泰斗、靳伟这样的行业团体负责人以及彭国勋、熊才启、李太平、李大纲这样的专家学者,也包括徐平、胡文龙、黄丽华、周卫中等睿智的托盘企业领军人物,还包括韩国的徐炳伦等国外知名人士。当然,也离不开“中国托盘十大明星企业”、“中国十大托盘企业领军人物”以及“中国托盘企业30强”等业内杰出企业和人士的不懈努力和可贵贡献。他们作为中国托盘业的第一代骨干力量,在中国托盘发展史上值得重彩浓墨。将来,我们还要培养一批托盘旗舰企业,让骨干队伍带动行业整体发展,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红红火火地把托盘产业蛋糕做大,让中国的托盘业成为中国物流大发展的重要支撑。


  五是托盘的共用与循环。托盘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托盘利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上,也体现在托盘租赁和共用系统的运作上。做好这些的前提是托盘的标准化、机械化和共用化,这是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共同的使命。当然,我们也要懂得,标准化托盘的利用和托盘共用系统的范围不是无限的,日本、韩国目前所使用的托盘中,标准化托盘所占比例也仅为30%~45%左右。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