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铁厂欲借海水“降温”

来源:新华网 | 2007-07-05 09:26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家介绍,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的大型钢铁企业开始将海水利用作为今后企业用水方向,以此来应对淡水资源日趋短缺的局面。


  钢铁企业在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新水资源。据2006年统计资料,我国每生产一吨钢平均消耗新水6.56立方米,而国外一些先进钢铁企业2005年吨钢耗新水只有3.36立方米。

  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专家在3日举行的全国冶金行业节水会议上介绍说,当前,我国海水直接冷却和海水淡化已是成熟工艺,在天津、大连、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的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均成功应用。根据我国钢铁产业政策,以后新建钢铁厂将更多靠近丰水地区和沿江、沿海地区。为鼓励企业开发利用非传统的水资源,我国企业自取的海水和苦咸水水量不纳入定额计量管理的范围。

  目前,首钢曹妃甸工程已考虑引用海水工程,宝钢的湛江工程也在积极探索海水利用。但专家提醒,海水淡化工程要研究浓盐水的产出,最好供给当地生产海盐的单位,以免外排后对海域环境的生态带来影响。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