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运,安能领跑!

来源:运联智库 | 2025-04-02 20:27 | 作者:古德拉克

  640 (2).jpg

  产品、渠道、成本等多拳出击,正在挖宽安能的护城河。

  来源 | 运联智库(ID:tucmedia)

  作者 | 古德拉克

  2024年零担快运市场风云变幻,尤其是大票零担。行业内外都在观察头部企业的动向,但在大票市场,“快运之王”安能却有自己的选择。

  “各公斤段我们都有产品,是一个黄金组合的结构,只要放一点价格,大票货随时都可以有更多量进来,但我们走的是量价齐升的道路,会始终坚持有效规模。”在安能2024年度业绩会现场,安能物流创始人、CEO兼总裁秦兴华直面大票零担的竞争。

  从2022年变革至今,安能的发展之路愈发明朗。本质上,其讲述的就2个字—“聚焦”,这是安能的战略定力,也是催生安能实现业绩持续高增长的根本。

  某种程度上,安能2024年实现业绩全面高幅上扬,在快运市场中具备划时代的意义。

  一方面,其以“五最”为引领、聚焦“利润与品质并重”的有效规模战略转型,促成了安能的成功,为整个快运行业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样板,带动部分快运网络谨慎看待“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另一方面,这也将成为中国快运行业竞争格局成型的催化剂。

  因此,扒开安能成功的密钥,对正处于变革深水区的中国快运行业,价值深远。

持续高增长

  领跑行业

  在物流行业,10亿元级别的融资曾高频出现,而如今,10亿元级别的规模化利润正在成为新的行业标杆,安能正在引领行业告别过去“增量不增利”和“无效规模”的粗放增长时代。

  1)百亿营收,8亿利润。

  2024年,安能物流营收规模达到115.76亿元,同比增长16.7%,经调整净利润8.37亿元,同比增长64.2%;这一利润增速大幅跑赢营收增速,相比之下,直营系的德邦快递虽以403.79亿元营收领先,但其利润仅有8.61亿元,安能的盈利能力显然更具优势。

  曾几何时,“30亿元天花板”代表着快运行业野蛮增长期的阶段性瓶颈,安能物流率先探索加盟制模式,快速打开增速的瓶颈。而针对过去多年行业整体规模不经济带来的困境,其又通过聚焦“高毛利小票”策略,率先在加盟制网络中突破百亿营收,并拿下8亿元的规模化利润。这份业绩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2)两位数增速。

  行业野蛮增长时期,两位数增速不足为奇;而存量整合阶段,企业增速放缓甚至滑坡已成常态,安能却在"量价齐升"的模式下,依然保持了双位数的增长,更显其增长模式的标杆意义。

  首先,两位数增长是建立在“千万吨”规模的基数上的。2024年,安能物流零担货运量为1415万吨,同比增长17.5%;其次,0-70kg的迷你小票同比增长30%,70-300kg的小票零担同比增长19.2%,货源结构调整直接带动安能物流的单票货重从2023年的93kg降低到2024年的84kg。也就是说,安能网络的货源结构正无限接近零担货物金字塔的“奶油尖尖”。

  为什么安能可以做透这个市场?

  除运营能力外,核心还在于网络密度的深耕。秦兴华在业绩会上强调:“做小票必须有网络密度做支撑,揽收半径决定了你的服务能力,而这个就是小票客户最直接的需求点。”这是安能近年来深耕小票零担市场的方法论。

  这也决定了安能必然选择“打强网点”作为重中之重。


  “网络覆盖最密”是安能五最战略的核心之一,而要真正打深网络密度,关键在于与网点形成利益共同体。

  这也便是安能五最战略的核心,表面看是做强产品、做强网络、做强服务,内里则是通过组织模式、管理模式、末端赋能的革新,让网点与总部利益一致、目标一致。

  那么,安能在2024年做了什么?

  2024年,头部快运网络的一大动作便是网点争夺大战。秦兴华也曾明确提到:安能未来五年的战略只做一件事,即“打强网点”。

  当然,打强网点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靠一套体系。当越来越多网络进入“千万吨俱乐部”之后,大家开始意识到网络的良性增长有几个关键引擎:做好产品、打强渠道以及成本管控能力。

  要知道,安能物流33000家全网网点数,甚至超过了部分快递网络的网点密度。而随着网络进一步加密,网络颗粒度逐步细化,如何让每一个网点都看到增长的确定性、盈利的持续性,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这些能力的背后,让网点赚钱,是最朴实的追求。2024年安能物流新增网点数量5000多个,新增网点的平均盈利时间约为6个月。

  1)给网点提供高差异化的拳头产品。

  作为货源结构中的“奶油尖尖”,小票货对物流的需求不仅仅是价格,还包括时效、品质、服务等,更强调网络的竞争力和性价比。

  2024年,安能全新升级了“3300”产品,提出“3-300KG用安能!快!”的品牌主张;同时,树立“9996”的时效高标准,主要解决3-300公斤段发货时效、品质、覆盖范围等方面要求更高的需求。

  这个过程中,安能通过渠道拓展形成足够密的网点颗粒度,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末端特殊区域0加收策略与同行的服务形成差异化,让客户体验更好,9996时效标准更是直接对标直营。

  一系列举措,推动了安能迷你小票和小票零担货物的大幅增长,让网点能够拿到更具利润空间的客户群。据了解,安能网络中电商货源占比在2024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达到了35%。

  2)打强网点盈利能力。

  打强渠道,是过去几年安能的组织变革中最为关键的一战。

  从公司总部的组织架构上,通过更扁平化的层级结构,让总部能够感受到一线的需求;从管理结构上来看,打破了过去“以罚代管”的粗放式管理,反之以“授权”“激活”等策略,打强最小经营单元的战斗力。

  这个角度上最为明显的体感便是安能率先在快运行业“取消强制包仓”和“取消货量罚款”。

  当然,除了管理层面的改变,打强渠道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赋能,通过行业首创的“经营+运营+客服”的铁三角机制,直接将资源与服务下沉至一线。这种扁平化模式使决策更贴近市场需求,增强了网点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业绩会现场,秦兴华表示:“我们给门店提供数字地图、数字系统、财务系统、业务系统、决策系统等经营管理的盈利模型,通过安能学堂做全面的培训,不断提高门店的获利能力,聚焦他们盈利能力的提升。”

  3)极致的总成本领先能力。

  千万吨规模里,一分钱/公斤的成本优化会被迅速放大为1个亿的利润,这是快运网络规模效应最直观的体现。

  因此,稳定的成本结构,能够为全网生态持续释放价格红利。从2024年安能物流的财报中,能够明显看到精细运营和技术赋能带来成本的结构性改善。

  分拨层面,通过场地优化带动分拨成本下降,通过自动化设备投入提升小票货分拣效率,通过体系化培训提升人效等动作,带动单位分拨中心成本从2023年的170元/吨,下降至142元/吨。

  运输成本方面,通过车头、车挂、司机合理配比以及新能源结构的变化,带动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从2023年的317元/吨,下降至2024年的301元/吨;

  可以看到,随着公斤段的聚焦,小票货的规模效应正在为网络带来成本结构性改变的可能。据了解,随着安能电商件占比超过35%,其已经开始在部分分拨中心投入自动化设备,同时在干线运输场景应用换电重卡、NOA车辆等。

  随着新能源、数字化与自动化在快运市场的应用打开窗口,头部网络有望率先打破成本结构,大幅跑赢市场。

  产品、渠道、成本等多拳出击,正在挖宽安能的护城河。

有效规模驱动

  聚焦高增长之路

  2025年,秦兴华对安能发展的定调是:高度聚焦。

  安能,甚至多家头部快运网络,确实在过去几年尝到了聚焦的甜头。而高度聚焦战略下的安能,也给2025年定了一个可量化的目标,经调整净利润增长20%,也就是冲击10亿元利润。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秦兴华对聚焦策略进行了拆解。

  第一,坚持网点顾客价值。

  网点的客户有两种,一种叫显性客户,就是你看得见的,通过低价竞争就能获得的客户。第二种是隐性客户,要求你离客户最近、反应速度更快、服务体验更好等,客户才会真正选择你。也就是说,服务越深越会看到物流不单单是成本决定,还有要服务质量,响应速度等等,这便是安能提出的“五最战略”(成本最优、时效最稳、网络覆盖最密、品质最好、服务响应最快)的基础。

  坚持网点顾客价值的核心,便是将“五最”的能力打造成网点的标配,让网点能够进入高壁垒的小票市场,能够具备精细化的经营能力,同时,这种可持续的良性增长能够让网点看到增长的确定性,让投入更有安全感。

  第二,追求有效规模增长。

  对于公斤段的聚焦,秦兴华多次提到了“有效规模”。在他看来:“安能物流坚持走的是高质量发展,量价齐升的道路,坚持有效规模增长,不纯粹为了追求货量增长,而丧失利润。”

  据了解,安能的产品覆盖了0-70公斤段,70-300公斤段,300-500公斤段,500-800公斤段,800-1500公斤段等等,有效规模的核心是在这些公斤段中找到一个黄金组合结构。

  根据秦兴华透露,安能的货物结构中,大票零担货从起网初期的80%左右,降低到了今天的16%左右,而300kg内的小票零担占比超过60%。这种高毛利产品成为了安能的王牌产品,也是有效规模增长的根基。

  第三,坚持总成本能力领先。

  网络形态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够将规模效应转化为成本管控能力,能够率先做到总成本领先的企业,在应对市场竞争时才能“进可攻,退可守”。

  也就是说,成本能力使得安能能够把价格释放给加盟商进攻小票市场,同时,也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市场价格战及新起网络的竞争。在有效规模驱动增长的指引下,安能依然聚焦在能够为网络以及网点带来高价值的市场。

  第四,有人性关怀的持续性盈利。

  2024年的安能验证了网络的盈利能力,而在聚焦策略下,秦兴华给盈利能力加上了“具有人性关怀”的前提。过去,几年的组织变革中,安能让全网33000+网点尝到了盈利能力带来的红利,而未来安能要让这种盈利能力成为一种常态。这意味着安能需要在多个层面形成良性增长的基础。

  首先,是通过良性的赋能机制驱动以及数字化助力,让网点可持续赚钱。其在产品力、组织力、成本力层面的打强,让网点的赚钱能力越来越具备确定性;第二,是对团队赋予应得的回报和激励,用价值驱动团队的战斗力;第三,为股东带来持续的回报,2025年年中报时,安能预计将公布分红计划;第四,是践行社会责任,通过新技术、新能源等应用,在ESG可持续发展领域投入。

  3月24日,安能物流发布公告,秦兴华自掏腰包带头增持股票,计划未来以不超过2000万港币继续增持股份。而这种对企业发展的“高信心”,不仅来源于业绩向上的持续盈利能力,还来自于对未来战略发展的笃定。

  物流进化TransLog

  ,赞42

  放眼国内优秀物流上市企业,顺丰市盈率在20倍左右,德邦快递在19倍左右,而“能打”的安能物流当前市盈率仅为12倍左右。同时,2024年安能账面上还储备着超过21亿元的现金,对比之下足以看到安能物流的“性价比”。

  整体来看,实现8亿元规模化利润的安能很香,但背后的支撑才更需要被看见。在极具诱惑的格局演变中,战略定力是一种稀缺的能力,而找到引领市场节奏的安能,值得被重估。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