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信息化建设难点、要点和重点(中)

来源:《e制造》 | 2005-09-20 10:01

  对软件技术与系统实施能力要求较高

  (1)统一性:必须具备合理的编码体系和基础数据架构,能够对物资编码、作业代码、生产计划、工作任务包、托盘清单等大量基础信息进行统一整合。

  (2)集成性:必须掌握有关信息技术和二次开发能力,能够较好地实现系统的本地化和客户化,能将相关业务信息集成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传输与存储各类管理信息。

  (3)可靠性:系统与相关数据库可靠程度高,信息能在不同系统间实现无缝转换,形成设计、生产、物流与管理系统的一体化。

  (4)应用性:要求具备很强的咨询实施能力,能提供关键配套技术资料(编码体系、过程建模、资源配置、数据支撑、相关标准),能够指导管理体系和业务模式再造。

  对企业文化要求较高

  CIMS应用的核心理念是JIT(Just in time),而JIT又以“拉动生产、作业高效、自主管理、持续改进”为主要手段。CIMS可以从局部开始应用,但要体现整体效应,则必然是整体的、长期的行为,是一个全员参与的、思想统一的过程。“拉动生产、作业高效”需要相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氛围,“自主管理”需要员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认同感和归属感,“持续改进”需要全员、全过程的积极参与。 

  陈建榕(广船国际总经理助理)

  我们的造船企业信息化体系包括了:设计的CAD/CAM、KCS TRIBON、PDM、生产管理信息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OA办公自动化(或EIP企业信息门户)。当前我们造船企业的信息化体系的薄弱环节是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工时管理体系的信息化!我们在推进造船生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吸取一些经验教训:

  1,意识关: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意识决定行为,也既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我们必须在管理上做很多的工作,中国人常说“磨刀不费砍柴功”,企业高层在推进信息化管理方面必须要做到“坚定信心、把握方向、资源保障、关键决策”。

  2, 普及性:应将“信息化”这一精英文化概念转变为广大造船人所普遍接受的大众文化。生产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广大员工的密切配合和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反馈、决策才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体系,只有这样我们的推进工作方可见成效。避免“神秘化”、“复杂化”。

  3, 避免“信息化”的空壳化:缺乏数据库的“系统”只是漂亮的空壳,不顺畅的流程依然还会出现“瓶颈”以及信息链断裂问题。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套先进的信息系统平台,关键要建立数据库、建立与系统相配套的管理模式、流程、规章制度和工作标准,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

  4, 信息化管理要与企业具体情况结合,要与我国的现有体制相结合:应有针对性的引进,避免生搬硬套,要在信息化的应用中找到关键切入点,切实解决企业普遍问题。

  我国造船企业的信息技术与先进发达的造船强国比较,差距是很大的,而且国内各造船企业之间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极不平衡的。“技术差距”、“信息鸿沟”、“数码鸿沟”,愈益成为这种差距的基础和突出表现。有些造船企业继续处在“信息贫困”之中和“数码鸿沟”的另一边,甚至几乎与信息经济无关,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因此现在我们有必要对日渐形成的信息社会进行规划,并实施强有力的战略管理,使我们从信息技术中获益更多。 

  柯王俊(中船集团公司发展计划部副主任)

  船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

  1)船舶行业是一个较为古老的行业,几个渔民在沙滩上用一个三角架和神仙葫芦就可以造渔船,手工造船的历史比自动化造船要长久。信息化建设的观念改变有一定的阻力。

  2)船舶行业所涉及的专业众多,船上安装的数百种设备来自不同的行业,各行业信息化的程度差异很大。要统一在一个信息化平台上,有许多工作要做。

  3)船舶工业生产,无大批量生产的概念,单件小批量制造船舶是船舶行业的最大特点,这就注定了信息化建设的难度,每一条船的信息化建设都具有自已的特性,不能简单的重复和复制。

  船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和重点:

  1)船舶整个行业标准化工作是实现信息化的关键条件之一;

  2)船舶行业的业务流程必须认真思考,在实现信息化的前期必须作好业务流程的重组;

  3)尽快实现船舶产品数据的管理(PDM)和数据库的建设;

  4)从船东头脑中产生船舶需求概念开始到船舶服役中止,都是一个信息模型不断改进和传递的过程。这个信息模型的构筑要面向整个船舶的生命周期。

  5)这一个信息模型应该是全方位的数字化,不仅能处理数值计算,还能处理非数值计算的工程问题。

  6)知识工程、专家系统、虚拟测试等的运用。造船行业中大量的知识都存储在工程师、工人的头脑中,如何把这些知识挖掘出来,加以整理,给予储存和继承是当今船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和重中之重。

  苏翔(镇江金舟软件总经理)

  船舶制造企业的生产特点为大型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如下管理特点:

  1)产品品种多、生产数量少、规格多变,按客户订单进行设计、生产,其工作的性质依客户要求的品种、规格、交货期、价格而定;

  2)产品各部件之间的时序约束关系和成套性要求严格,关键设备的能力平衡和利用率是生产与控制的关键环节;

  3)对交货期要求严格,且每次订单上所需求的产品同以往相同的不多,虽非全新产品,但可能在设计、大小、尺寸、形状上有新的变化,根据交货期,以订单中的独立需求为对象下达工号组织生产;

  4)产品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重复作业比率低,较难采用流水线或专用工装设备生产,为了保证按期交货,企业一般难以在产品技术资料全部准备齐全后才开始生产,而是边设计、边生产、边修改,这是大型单件生产企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5)生产组织困难:大型单件产品的生产组织要在完成产品设计和工艺后,才能编制出较为合理可行的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生产准备周期较长,所以,在手工管理的条件下,由于各部门、各工程之间的大量信息沟通不及时,生产组织不可避免地存在如下问题:相同零部件的技术资料不一致;生产资源冲突难以避免;产品总装不能有效配套;物资供应难以保证;加工过程中难以实现限额发料;

  6)成本难以动态监控:大型单件生产是根据订单组织生产的,产品工艺成本及构成需在完成产品设计、工艺编制,形成物料清单、工艺线路、工时定额后才能确定;产品定额成本的控制视工程项目而不同,数据量大,从而导致成本控制困难;

   7)保证按期交货与目标成本控制是大型单件制造业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船舶制造业信息化的特点

  1)BOM的动态、复杂性:船舶产品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BOM,BOM视工程项目的不同而不同;且由于船舶产品的复杂性,船舶产品的BOM一般较为复杂;

  2)工艺线路定额表是动态的:作为指导船舶产品生产的工艺线路定额表随工程项目的不同而不同,且结构复杂、数据量大;

  3)边设计、边生产、边修改现象普遍存在:生产、物资等部门必须及时对不断增加变化的技术资料进行增量接收,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属性的描述。由于制造BOM(MBOM)难以一次形成,为保证BOM流转的完整性、及时性、连续性,必须使ERP与CAD、CAPP/PDM间实现动态集成,MBOM随技术资料的逐步完善而增量式的接收;

  4)目标成本的制定与控制是动态的:目标成本控制是在经营报价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分解,通过设计、采购、发料和制造等过程分别控制工艺成本、采购成本、材料消耗成本和制造成本,实现对船舶制造企业目标成本的全生命周期控制;

  5)围绕成本与交货期控制两个中心进行企业流程再造。 

  郑冬标(江南造船信息技术部副部长)

  船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难点:“管理流程规范化”

  造船是一项工艺复杂、周期较长、协同要求高的复杂系统工程,同时由于船舶产品体积大、批量小、边设计边生产、自动化程度低、手工作业较多等特性,这严重地制约了船舶的信息化进程。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