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祥:疫情前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攻防战

来源:王继祥 | 2020-05-06 11:23

  微信图片_20200506112956.jpg

  一、为什么疫情前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就面临迁移压力?

  疫情的爆发让全球供应链受到了巨大冲击,各国面对物资的供应难题,感觉到制造业供应链的重要性,纷纷探讨如何将产品供应链搬回国内或者搬离中国,部分国家也提出或实施了一些鼓励制造业搬回国内的补贴政策。

  其实,中国制造业搬迁问题并不是因为疫情的爆发才受到关注的。在疫情之前,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就面临很多问题,部分跨国企业就纷纷把制造业供应链搬离中国。围绕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搬迁就面临着一个攻防战。

  大家知道,近几年中国制造业发展实在太快了,关于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实力,可以参阅我的上一篇文章:【物流】王继祥: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实力与短板

  目前中国制造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体系最全、技术实力又正在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开始挤占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端制造业的市场,而且我们挤占的速度还非常快,这是让西方非常害怕的。

  西方先进国家认为:如果中国进入到高端制造业核心领域,就是在抢他们的饭碗,势必激起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尤其世界老大美国,在很多年前就开始考虑再工业化问题,希望利用技术进步,把搬离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再搬回来,实现再工业化。为此也出台了很多的补贴政策与措施。从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更是明目张胆,特别强调美国优先,出台了把供应链安全作为国家战略的政策,并在近几年发起了全面的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确确实实打乱了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体系,让中国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制造业供应链的压力。因此,在疫情之前,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就面对供应链的搬迁问题,已经处在了攻防战的防守阶段。

  目前,疫情的爆发,更加让逆全球化和民族保护主义思潮高涨,不仅仅美国,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出现了一种倾向,就是要把制造业产业链搬回国内,即使不能搬回国内,也要把制造业产业链分散化,布局到世界各地而不是集中在中国,否则就会有供应链安全隐患的担忧,这已经成为了一个趋势。

  二、影响制造业供应链搬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1、制造业进入中国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跨国企业供应链会搬迁,决定跨国企业产业链布局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要分析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回顾当初中国如何成为制造业世界制造业中心几大要素,具体如下:。

  一是中国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建国以后,为了实现工业化,中国人民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在原苏联的支持下,经过中国人民一代人的奉献,通过艰苦奋斗,大力推进工业化,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

  二是庞大的具有知识素养的年轻一代人口红利:解放后,由于和平时代生活稳定,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让中国出生人口快速增长,到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已经拥有了庞大的年轻人口,为制造业储备了巨大的人口红利;此外,解放后中国政府开展扫盲运动,普及义务教育,也让中国庞大的年青一代具备了良好的知识素养。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中国正处在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庞大的年青一代肯吃苦,有知识,有素养,工资又低的不可思议,这一人口红利推动了制造业向中国搬迁。

  三是中国制造业综合成本竞争优势:改革开放后,中国急于融入国际社会,积极引进外资,对外资企业给与了超国民待遇,在中国开设工厂具有政策优惠、各项费用低廉、加上庞大的人口红利等巨大优势,因此在中国设厂的制造成本极低,资本家利润极高,中国是全世界制造业生产成本的价值洼地。这是当时吸引世界各国制造企业纷纷来中国设厂的主要原因。

  四是中国改革开放降低了意识形态等制度成本:当时制约跨国企业来中国的主要问题是社会制度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但是由于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降低了制度成本;我们积极融入西方,拥抱西方,意识形态问题也不是鸿沟,尤其是随着中国加入WTO,让制约跨国企业将制造业搬到中国的障碍显得更微不足道了。

  五是西方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西方国家随着社会发展,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社会福利的增长与环保费用上升,已经让西方制造业成本不堪重负,西方已经把很多制造业向亚洲四小龙地区转移,直接推动了亚洲四小龙兴起。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人力成本、人口红利等综合优势远非亚洲四小龙所能比,中国制造业综合成本优势具有巨大虹吸效应,不仅将西方制造业生产基地吸引到了中国,也把日本的制造业生产基地吸引到了中国。制造业到中国后,迅速形成了生产效率高、产品供应配套完善、供应链反应敏捷等优势。

  综上所述,决定全球供应链的产业链布局的核心要素就是:综合制造成本低。其他如:政策风险、意识形态、环保因素、税收成本、生活成本等因素都可以转化为综合成本要素统一评估。只有特别的战略物资生产和涉及军事技术机密的产品的生产,产业链布局可以不考虑成本,仍留在西方国内。

  2、疫情前制造业搬离中国的主要原因

微信图片_20200506113002.jpg

  根据前面的分析,跨国企业供应链如果搬离中国,其核心要素也一定是综合制造成本低的因素。疫情前,中国制造业综合成本就开始快速增加,跨国公司制造业产业链就纷纷开始转移。

  影响中国制造业综合成本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如下:

  1、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工人工资大幅度上涨,在疫情前中国劳动力成本早就不是价值洼地了。东南亚各国如印度、越南等国,劳动力成本远远低于中国。

  2、中国超级地租大幅上涨:众所周知,中国住房市场化改革以后,受各地政府土地财政等弊端影响,中国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上涨,住房慢慢成为一种投资产品,被资本炒作,让中国房地产成为一个巨大的经济泡沫。

  房地产价格高速上涨绝不仅仅是一个住房成本上升问题,而是一个影响经济全局的问题,马克思《资本论》中将住房价格上涨带来房租成本上升问题称之为:超级地租。由于超级地租的现象存在,房地产泡沫会带来制造业工厂用地成本上涨、工人房租成本上涨推动工资的上涨、商贸流通门店上涨带来生活成本上升,所有的成本上升都具有一种普遍性与半强制性,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不是世外桃源能够逃避超级地租问题,因此有人把超级地租作为一种类税收性质的费用,把房地产称之为第二税务局。

  以香港为例,香港在世界上是自由市场经济,经济制度与法律法规与西方完全接轨,香港政府的税收也非常低。但是,香港房地产市场及公共服务均被大资本家把控,这些大资本家就相当于香港第二税务局,堕落成卑劣的食利者,香港也成为“李家城”,造成香港房租、店铺租金、公共服务费用、土地成本极高,这些大资本家都放弃了创造价值的辛苦制造业,躺在房地产租金与公共服务上食租而肥,不造汽车,不造手机!香港曾有的四万家各种制造业公司,被可怕的超级地租全部吞噬!在短短十余年间,产业资本全部消失!

  最近华为本部深圳随着房地产价格高涨,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在国内非常高的华为制造基地,也不堪重负,不得不搬离深圳,在东莞布局华为产业链基地。

  所以超级地租也是制造业搬迁的重要因素。

  3、环保一刀切让环保成本上升,带来的风险增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通过环保实现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但是,近年来,各地政府懒政怠政,搞环保一刀切,随便的以环保名义让企业停工停产,随意的清理所谓污染企业或低端企业,而不是把精力用在采取措施污染治理和通过技术实现绿色环保方面,也不考虑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这样的措施不仅仅带来环保成本上升,更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曾有某地工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引来制造企业投资建厂,工厂还没有建完就告诉企业因为环保问题不能投产了,需要企业搬离。开始还给企业安排了更偏僻的区域,让企业搬到新的工业园区,当企业刚搬到新园区投资建厂,厂房还没建起来,又有新的规定不能够建成投产了……。类似情况让企业苦不堪言,无所适从,为规避环保风险,只能搬离。

  4、中美贸易战让产品关税成本上升:根据科尔尼的调查,随着中美贸易战爆发,为避免贸易战的冲击,规避关税的风险,防止因中国供应链中断带来的供应链风险与供应保障,很多跨国企业也开始将供应链搬离中国。

  有的国家是把面向美国出口的一部分产品生产工厂搬到了国外,面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产品生产基地还留在中国。另外,很多企业现在也感觉到两个大国的竞争,让供应链具有了很多的风险和脆弱性,他们考虑要增加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希望预见并且能够适应未来无法预料的系统性的冲击,这也是跨国企业供应链搬离中国的一个原因。

  中国的制造业供应链转移,并不是因为疫情才带来了现在的搬离趋势,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超级地租带来综合制造成本上涨、环保费用增加及环保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供应链风险及关税增加,都加速了跨国企业供应链从中国的搬离。早在疫情爆发前,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就面临种种冲击和压力,进入了供应链搬迁的攻防战。

  三、疫情前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开始向哪里搬迁?

  如前所述,疫情前中国制造业就存在着大量的搬迁,很多跨国企业中国工厂纷纷关闭,那么这些制造基地搬到了哪里?

  一是部分高技术产品搬到了跨国公司本国,推动本国的再工业化。这样的情况非常罕见,只有部分可以大规模实现机器代人,通过建设完全的自动化、无人化的智能工厂,真的降低生产成本的企业才有可能回迁国内。因为当初这些企业就是因为本国劳动力成本高企才把制造业生产基地搬到中国的,如果不能解决劳动力成本问题,难以实现回迁与本国的再工业化。

  二是很多跨国企业产业链布局开始向越南搬迁。越南与中国一样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现在情况非常类似于二十年前的中国,实施全面改革开放的政策,大量的吸引外资。同时越南目前年轻人比例非常高,有大量的具有一定知识,组织纪律良好的年轻人就业大军,劳动力成本与中国相比极低,具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具有巨大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越南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配套系统不完善,具有工业素质的工程师队伍缺乏。如果越南很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全球制造业成本价值洼地,越南将成为一个吸引中国制造业搬迁的重要国家,将具有极大的虹吸效应。对此,有经济学家多年来一直建议,从站在国家立场上的角度,中国一带一路不论如何推进,亚洲基础设施银行不论如何发展,都不要帮助越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否则就是给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布局挖坑,培养越南成为中国制造业最大对手,损害中国国家利益。

  中国部分制造业供应链搬到越南,另外一方面原因是企业为了降低风险,通过转移制造业供应链的方式,期望通过越南向美国出口产品来规避中美贸易战所加的关税。

  三是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开始向印度搬迁。印度人口已经接近中国,目前年轻人的比例也非常高,人口红利是唯一可以媲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国家。印度总统莫迪上台后,大力推进印度改革,实施制造业振兴计划,让印度成为全球制造业关注的焦点。

  印度不仅具有:人口规模大,年轻人比例高,劳动力成本低等优势,由于印度原来是英殖民国家,英语在印度普及程度较高,也是西方跨国企业青睐印度的一大原因。

  此外,印度是哲学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家,精英阶层留学西方国家,在西方国家发展前景顺利,很多印度裔目前已经成为西方著名大型跨国企业的CEO或在企业高层任职。印度因为语言优势,在信息产业领域长期为西方代工,也培养了很多人才。

  印度人口红利和近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也让印度成为制造业产品的重要需求基地,在本地制造与本地消费也是一大优势。

  但是,印度历史上都是各种小国,并不是统一的大一统国家,造成目前印度各地区也处于半分裂状况,语言、制度、风俗都有很大隔阂;印度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也影响制造产业链布局;印度落后的种姓制度也让印度人口红利大打折扣,大量没有文化的低种姓人也难以成为训练有素的制造业工人。这些都是印度成为下一个中国的障碍。

  四、疫情前中国制造业产业链搬迁,中国企业跑得更快

  目前探讨中,大家总觉得跨国公司供应链搬离是最大问题,其实,决定供应链布局的因素是共性的,跨国企业会遇到,中国企业一样会遇到。美国、日本等国家制造业空心化都是先由本国企业搬迁开始,本国企业是最大的搬迁群体。同样,中国制造业搬离,不仅仅是跨国企业搬迁问题,更大威胁是中国本土企业的搬迁和制造基地的搬离。

  中国制造企业搬离中国过程中,还可能披上一个国际化外衣,成为政策鼓励与支持对象,但带来的可能是中国制造业的空心化。

  此外,中国企业更在意成本要素,更愿意打价格战,更没有意识形态束缚,更没有道义责任,更在乎企业利益,因此中国企业在制造业产业链搬迁中往往跑得更快。实际的调查统计也表明,制造业产业链的转移中,中国大陆生产企业的转移量高于其他地区。如:根据相关统计,苹果供应链在向印度搬迁过程中,与其配套的中国大陆企业43%已经转移,中国台湾地区企业28%转移。

微信图片_20200506113010.jpg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并不是因为疫情才带来了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转移,事实上在疫情之前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就已经开始搬离和转移了,疫情的爆发更加剧了这一搬离的大趋势。

  决定制造业搬离的核心因素并不是疫情冲击,也不是某个国家领导人号召就能搬离,更不是通过一些政策补贴就能让制造业供应链回流。决定制造业供应链布局的核心要素是综合制造成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中国腾笼换鸟、消灭低端制造业政策;中国房地产出现严重泡沫带来的超级地租;以及环保一刀切带来环保费用上涨和环保风险上升等因素因素,与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关税风险、供应链断裂风险的叠加,大大增加了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综合成本,推动了部分跨国公司开始向国外转移制造业生产基地。。

  疫情的爆发与冲击让企业更关注供应链韧性与供应链风险,各国纷纷出台的鼓励制造业搬离中国的补贴等政策,更加剧了供应链搬离中国的大趋势,给中国制造业供应链攻防战制造了巨大压力,中国制造业供应链核心优势将面临巨大挑战!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