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货”本是电商购物的一项消费者保障措施,但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外部因素正在推高电商行业的退货率。为什么退货率变得越来越高?有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物流门槛的降低,以及电商决策模式的迭代等原因。
电商基础设施的充分完善,不断降低消费者网购戒备心理,退换货越来越方便,用户退货所付出的时间与金钱成本都已经足够低,这是电商进入深度发展后,平台不断完善消费者服务与保障的体现。
不能片面地说是平台的退换货规则导致了行业退货率的升高,于商家而言,开通运费险是提升店铺成交量的一种手段,尤其像服装等品类,运费险与销量直接挂钩。
“我们是有运费险的,您可以放心买回去试一试”诸如此类的话术,已经是网店商家的标准营销推广语,以运费险为前提鼓励消费者买回去“试一试”,这本是双赢的局面。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买买买、退退退,形成了恶性循环,恶意退货,对电商行业造成极大的困扰。在高退货率背景下,巨大的交易额的背后,真实的消费需求到底有多少?双11的繁荣中,商家的盈利却很艰难,甚至是亏损。
商家认为,因为质量、尺码等确切问题导致的退货,可以在自身产品上下功夫,提升质量、精确尺码以降低退货,但大部分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是商家不能左右的。
别小看退货,数值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就会量变引起质变,足以影响到整条电商产业链的正常运作,平台电商、物流公司、保险商、消费者等的利益,均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恶意退换货乱象频发不仅打击入驻平台商家的积极性,也影响平台的长远发展,从长远角度说,对消费者也是不利的。
很多时候,商家不是不想提供好的服务,而是成本不允许,大促中的种种情形,更会放大这一矛盾,卖家的利益受到了伤害,买家的时间受到了伤害。有商家坦言,他们看不到希望的是,退货率没有下降的可能,退货率超过了店家的承受度,就会影响正常经营。
当退货率超过商家的承受范围,最终会破坏行业的服务水平,并侵犯消费者的利益。过高的退货率,使商家为了控制成本,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可能会降低产品质量,从而进一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二是加价盈利,二者对消费者都是不利的。
面对恶意退货,其实商家也要敢为,比如强调有专门的法务部门,处理恶意退款不退货的情况,有些人会知难而退,消费者的权益应当得到保障,商家也有权利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
六年前,阿里首次不在财报中披露GMV数据,去年开始也不再公布双11的具体GMV,不再单单关注量的增长是阿里等电商平台步入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于平台而言,过高的退货率会给外界呈现出一种平台产品质量不过关、服务差的刻板印象,用户对平台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导致用户与商家的流失。
高退货率除了影响平台整体口碑,也关系到平台的收入问题,一般商家在退换货方面的成本增加了,用于广告投放、平台活动等方面的预算就会更加保守。
从源头上说,双11竞争激烈,所销售的商品价格要求普遍偏低,这就迫使电商不得不压低价格,过低的价格会导致部分产品质量变差,从而带来高退货率,如此又将加大电商经营者的成本,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避免出现恶性循环,平台对高退货率现象不能无视,甚至默许,如此,就更进一步导致退货率不断上扬。而且,交易规则是平台制定的,直接受损是商家的利润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但最终反噬的也是平台的良性生态。
退货潮,带来了物流订单的爆涨,从微观角度看,物流企业是受益者,然而从宏观角度讲,退货形成的物流,是对物流资源的浪费,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是经济的无价值运行。
顺丰吃到了逆向物流的红利,直接一点说,就是退货红利。三通一达也是,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曾公开表示,国内几大电商平台逆向退货,已成为各大快递企业争抢的关键业务资源。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退换货一路高涨,逆向物流在加速崛起,直接护送丰巢冲刺IPO,极兔在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逆向物流市场还催生了细分领域专业逆向物流公司,如中通云仓联合多家国内服装物流品牌建立了“中通瑞象”逆向物流品牌。退货量的无限制增长,包装、快递、保险赔付需求也在大幅度同步增加,无形中增加社会成本,造成经济的浪费,也与我国降低物流社会成本的要求不符。
如此一来游戏不会太久。多角度探讨如何优化服务流程,降低退货率,用规则和制度来保证交易公平,使整个购物环境和电商生态良性循环起来。
每个平台、每个行业的退货规则不一样,平台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要保护商家的利益;每个商家要把退货的规则研究清楚,利用好每个工具,要把退货售后问题当作店铺经营的重心来看待,七天无理由不是无条件。
平台倾向消费者,退货高涨,商家叫苦,没有赢家,实则是电商行业进入存量增长阶段的一个缩影。行业基于GMV、AAC等量的增长已经告一段落,转而围绕存量做文章,以激发用户的潜在购物欲望,因此在这一大趋势下,平台与商家驱动的冲动消费现象会越来越普遍。
未来,要实现消费者、商家和平台等多方共赢,需要的是从商业模式向生态模式的深刻转型。
结语:对电商行业来说,迅猛的退货潮滋生了许多问题,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整个行业并没有想象中悲观,市场的那把看不见的手会调整这些问题的,只不过,各方的主动调整,使电商行业生态健康发展来的更快一点,付出的代价更小一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