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建筑钢材流通环节存在很多不透明操作,钢材产品在流通和物流环节中的运输、仓储、管理和信息化等各个方面都没有规范,为劣质建筑材料大行其道埋下很多隐患。
“流通商在低价竞标成功后,为了可以赚取利润,就会采用以次充好、换标牌、改质保、以负差充国标等手法为工地送货。”上海一位钢材流通商林良告诉记者。
对此,工地为保证收货质量,要求供货商做到质保书上的炉批号与钢材实物上吊牌要一致。但这种理论上的设想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因为钢筋经生产、检测、流通、运输入库等环节多次流转,炉批号早已被打乱,很难鉴别归队。”
而且,钢材流通商可以通过采用更改过的复印件来满足要求。为此,部分钢厂在质保书上特地注明“复印无效”字样,想为往工地送货的贸易商设置供货障碍。
但钢材流通商又想出了新的处理钢材质保书的方法——抄写质保书解决问题,并在抄件上加盖“质保书原件在供方”的说明书。
“坦白地讲,现在上海往工地送货的贸易商真正持有的原始质保书与钢材标牌能做到一一对应的,只有极少数。”林良告诉记者。
据业内资深专家黄年生介绍,目前钢材流通商送到工地的钢筋普遍以某某价格为标尺,然后比照它发布的价格再去寻找市场低价资源,从中获取差价,这已是市场公开的做法。一些流通商甚至看到,有些钢厂的产品即使测试通不过,也可以换货,一旦被罚造成损失,仍可从钢厂那里得到补偿。因此,一些见利忘义的流通商大多选择廉价质次或低档次钢厂生产的钢筋。
此外,目前各主要钢厂虽然主要品种的标识接近,但是仍未达成行业统一性,造成产品接收和验货往往要依靠惯例和经验来操作,也给劣质钢材以可乘之机。
建立钢铁物流标准
在10月27日举办的“第十一届21世纪中国建筑企业家论坛”上,本报记者了解到,为规范行业秩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正在积极组织并实施我国钢铁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将先期推出包装标识和钢铁物流操作标准,上述流通环节的混乱问题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据了解,钢铁物流关键技术标准研究课题由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委托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承担,共包括《钢铁物流作业规范》、《钢铁物流验货操作规范》、《钢铁物流分类包装标识》、《钢铁物流互联网信息交互技术》、《钢铁物流互联网公共商务信息平台建设》五个标准。目前各个课题报告及项目草案已经初步完成,并进入调研论证阶段。
据悉,该标准起草小组已先后召开过多次研讨会,对标准适用范围、研究重点、钢铁物流作业流程和相关服务质量等做了规定,并确定了在5~8年中,分三个阶段完成钢铁物流标准22个标准项目。
该项目将为完善钢铁物流行业标准,促进国内钢铁物流产业高效协同运行发挥深远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看,也正是对从钢材运输到建筑工地过程中的一种规范,有利于规避建筑企业追逐劣质钢材的念头,大大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