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务院国资委重磅印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直面当前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从如何缓解中小企业“燃眉之急”以及如何与中小企业共同“做大蛋糕”两方面出发,提出了7个方面的27条举措。 其中,针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提出了多条举措,涉及供应链金融多方面内容…… 《通知》提出:
一、及时足额支付账款,助力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困难
1、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方式,及时足额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对于出现临时资金周转困难的子企业,集团公司或上级单位要给予临时性资金或增信支持,确保及时足额支付中小企业账款。 2、对于长期合作、信誉良好、履约及时、确有困难的中小企业,在确保资金安全、对方书面申请、严格履行内部决策程序的前提下,可提前支付或预付部分账款。 3、加强合规管理,清理霸王条款,不得设立不合理的付款条件、时限。严控“背靠背”付款条款,加强上游款项催收,上游付款后要及时对中小企业付款。 4、严格票据等非现金支付管理,现金流较为充裕的企业要优先使用现金支付中小企业账款。未事先明示、书面约定非现金支付的,原则上不得使用非现金支付。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和供应链债务凭证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6个月。 解读 当前疫情困扰下,多数企业经营困难,账款拖欠在所难免。上海票交所数据显示,截止今年4月,房地产、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在内的商票持续逾期企业名单达到2193家。其中不乏一些央企。因此,此次《通知》也对商票汇兑提出了要求,提出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和供应链债务凭证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6个月。 《通知》再次强调了加强中小企业账款清欠力度,将“足额支付中小企业账款”列为首条,这也是国家层面多个政策频繁提及并督促企业推动落实,为中小企业纾困的重要举措。 数据统计,2021年中央企业采购总额超过13万亿元,辐射带动各类企业200余万家,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8家中央建筑企业上下游供应商、分包商超过200万家;3家中央汽车企业整车生产依靠产业链上下游约3万家中小企业配套支持。《通知》从央企着手,推动央企及时、足额支付账款,有利于减少中小企业回款难、资金被占的困境。 此次,国务院国资委从中央企业着手,从制度、机制、流程和信息化管控上杜绝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恶意拖欠账款行为。利用央企带头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落实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问题。 《通知》提出:
二、有力支持资金融通,助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1、加大对商用货车消费贷款的支持力度,有效缓解物流企业和个体货车司机贷款偿还压力。中央汽车企业所属金融子企业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2022年6月30日前发放的商用货车消费贷款给予6个月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 2、积极发挥产业链“核心”企业作用,支持配合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努力实现自身优质信用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共享。中小企业需要以其持有的中央企业集团内单位应付账款、出具的商票和供应链债务凭证等办理融资业务的,要及时确权,严禁高息套利。 3、积极发挥供应链服务平台作用,基于真实业务数据为上下游中小企业信用赋能,助力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获取低成本资金、减少资金占用。借鉴电e金服“电e贷”、中储智运“运费贷”等供应链平台服务中小企业的经验,立足自身创新服务中小企业方式。 4、持续推进保函(保险)替代现金保证金,不得向中小企业超比例收取或变相收取不合理的保证金,不得限定中小企业提供保证的方式,及时退还到期保证金。 解读 国资委官方显示,截至2021年底,国资委直管的中央企业共有97家。从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来看,其中绝大部分企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实践和探索。 一方面央企具备的规模优势和影响力,可以有效地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深度赋能中小企业的庞大群体,撬动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央企强大的信用价值背书,通过供应链金融将信用价值传递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良性发展。 央企作为产业链的“中心”企业、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企业”,此次《通知》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方面,将发挥以央企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的举措,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此前,在国资委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也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央企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不少央企纷纷建立起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平台,如国家能源集团搭建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数字债权凭证系统“国能e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惠融e信通、中远海运“Pandas链一站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中交一公局集团的“中交壹链”等。 《通知》提出:
三、持续加大创新支持,着力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1、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立足主责主业,吸引带动各类资本支持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符合国家战略、有技术优势、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 2、继续面向全社会举办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加强创新资源要素供给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开展创新管理培训和创业辅导等,促进大赛项目成果转化落地。 3、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研院所转制企业作用,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建立一批高水平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研发平台,打造高水平“双创”平台,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 4、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与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各类主体一道协同攻关,着力突破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支持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培育一大批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 解读 《通知》提出推动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这是进一步落实近日工信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通过部门联动、上下推动、市场带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全面融通。 在对央企的要求中,提出了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融通创新的要求。产业链供应链方面,要求央企通过开放、协调、高效的平台,突破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推动中小企业在技术等方面的创新。资金链方面,从整体产业链的高度出发,通过各类资本、金融支持,强化对产业链整体的融资支持力度,并发挥央企资源集聚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增值服务。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