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不容缓!中国企业能否突出重围,关键看这一场硬仗

来源:正和岛 | 2020-11-02 14:44 | 作者:正风

    2020,庚子之年,世界迎来一场大变局。 历史仿佛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风陵渡口——疫情“黑天鹅”突袭,全球停摆,旧的秩序濒临瓦解,固有常识产生偏差。 大的层面上,“逆全球化”不断抬头,零和博弈死灰复燃,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切身地感受到,世界局势正变得愈发扑朔迷离。具体到企业上来看,更是如此。 去年5月,当华为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时,有人便直言,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封杀”中国企业,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对此,没有人会怀疑,只是未曾料到,一切竟来得如此之快。 而今天,所有的迹象都在向我们传达着同一个信号:形势已然变化,唯有做好准备,才能直面挑战。

  

  一场“超级围猎”正在上演

  刚刚过去的10月,我们见证了科技界两大巨头的一场正面交锋,不到10天的时间,苹果与华为纷纷发布了最新一代的旗舰机——iPhone 12系列与Mate 40系列。

  两家分属ios阵营与安卓阵营的“地表最强机”,凭借着不分伯仲的性能,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展开激烈的“抢人大赛”,关于二者谁更能打的话题,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不过,对于华为而言,Mate 40可能多了一丝“悲壮”的色彩,在美国政府芯片制造供应禁令之下,芯片库存缺口将成为华为面临的首要难题,这也让搭载着麒麟芯片的Mate 40有了“绝唱”之说。

  当然,遭受禁令的,也并不只有华为,再往前看,TikTok和微信近期也多次因“危害国家安全”,被美国政府威胁下架。毫无疑问,美利坚正在上演一场针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超级围猎”。

  对于其他中国领先科技公司而言,这也在释放着一个非常糟糕的信号: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几乎是无差别的,谁到了华为、腾讯或者字节跳动的体量,谁就有可能成为被围猎的对象。

  有人说,当别人开始封杀我们的时候,不也证明了我们的高科技企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进步吗?更有甚者,开始胡乱吹捧中国企业的科研能力,动不动就谁谁震惊,谁谁慌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微半导体设备公司创始人尹志尧的遭遇。

  隔三岔五就有文章这样报道他:“刚刚,这位中国老人,突然回国,美国人彻底慌了!”或者,“中国再一次在核心领域突破技术‘无人区’,弯道超车,率先掌握5纳米半导体技术!”

  这让尹志尧很是头痛,他屡屡强调,这些夸大报道搞得他们非常被动,中微不是制造芯片的,而是为芯片厂提供设备的。尽管他们多次要求把文章从网上撤下,但过一些时候,往往又改头换面登了出来。

  其实,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我们保持一个冷静的态度,我国高科技企业开始撼动老牌巨头的地位,这的确令人振奋,但不要忘了,被威胁、被封杀就意味着我们还没有突破他们的限制,还处在他们的操控范围内。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原司长年勇在一场峰会中就谈到:

  “我们的工业化时间很短是个客观事实,好多基础研究没有跟上,高端芯片、智能工业机器人等硬件目前几乎不能生产,原创的操作系统等关键软件也要依靠进口。 由于基础的研究差,导致了底层的硬件、软件都要依赖别人,这才是我们跟发达国家和美国最根本、最大的差距。”

  是啊,当我们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遭遇感到愤懑不平,期待一些被“卡脖子”的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时,往往容易忽略被“围猎”这一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基础研究的薄弱,对于诸多高科技企业来说,这才是它们最致命的短板。

  毕竟,不是所有东西都能买到,也不能保证对方会一直卖给你。一言以蔽之,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属于自己的原始创新,就无法实现核心技术的真正突破。

  “我们的花插在了别人的花瓶里”

  事实上,如果从更深层次的视角来看中国高科技企业今天所面临的境遇,或者说我国基础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它背后所暴露的其实是一个发展路径的问题。

  过去几十年,我们通过大规模的代工制造,形成了制造业产业集群,又通过大规模的推出本土品牌,在一些与市场、消费品以及工业制成品相关的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因为这些领域基本上都是由市场驱动的,企业可以通过大幅让利的办法获得全球市场的准入权,并借助全球市场推动技术的持续进步。

  但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点却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就是真正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是以基础研究为根基的,那从0到1的原始创新,而不是在别人已有的技术基础之上做一些局部突破,也就是所谓的跟班式研究。

  比如,我们的一些电子产品也很先进,能够挑战苹果和三星,可问题是无论其中的软件生态还是核心芯片乃至于背后的光刻机,都是嫁接在别人既有的体系之上,这就相当于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只会使得别人的生态更强大,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底层技术。

  笔者在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翟东升教授时,他对这一发展路径的形容令人印象颇深:

  “这种方式就像是你开出了一朵鲜艳夺目的花,但这朵花一直插在别人的花瓶里,靠着别人给它提供的营养液生存,它没有自己的根。”

  而这一点,或许美国人比我们看得更为透彻,因为早在一百多年前,他们的物理学家亨利·奥古斯谭斯·罗兰就讲过近乎相同的道理:

  “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必须成功,假如我们停止科学的进步而只留意科学的应用,很快就会退化成中国人那样。 为什么多少代人以来他们都没有什么进步,因为他们只满足科学应用,却从来没有追问过他们所做事情的原理,而正是这些原理构成了科学。”

  显然,夯实基础研究,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上发力,培养起全社会对科学的正确认知,这才是破解当前“围猎”难题的终极之道,也直接关乎到我国科技实力的整体提升。

  欣慰的是,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国家的诸多改善之举,例如,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成功举办,就是一件非常值得关注的大事。

image.png

  超级“社区”,引领科创升级新趋势

  关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成立于2018年,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发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今年的第三届论坛,已吸引了百余位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以及数百位中国两院院士、世界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参加,这也让其有着“科技界的达沃斯论坛”之称。

image.png

  而该论坛的重要任务之一,正是聚焦基础科学和源头创新,发布顶尖科技成果和思想理念,力争成为全球创新的起源地和创新思想的策源地,并通过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的建设,固化科学家们的思想智慧,将研究成果真正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可以说,在推动世界顶尖科学家来华进行学术交流方面,这一论坛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而把他们的思想智慧固化为具体的研究成果,更是对我们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有着莫大的帮助,这方面,我们就要重点聊一下刚刚提到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了。

  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建设在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内,是临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内将集聚一批全球顶尖国际组织总部、世界顶尖名校亚洲分部、顶尖科学家创新实验室基地,形成一个最符合创新规律的空间载体。

  作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及论坛最重要的企业合作伙伴,华夏幸福在入股科学家社区项目的平台公司诺港集团后,也将深度参与临港科学家社区的开发建设,助力临港新片区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微信图片_20201102144322.png

顶尖科学家社区首开区设计意向图

  想来,这也符合华夏幸福一直以来寻求创新与突破的企业精神,发展科学社区业务,借助科学社区的创新产业,对接国际技术,从而助力国家创新策源地的发展,既是华夏幸福打破房企边界,进入不动产业务新领域的重要体现,也展现了其在当前环境下的责任与担当。

  具体来看,一方面,凭借着近20年来在产业新城领域的深耕,华夏幸福已开发数十个产业新城,累计签约投资额7000亿元,签约入园企业2000家,创造就业岗位30万个,在为区域有针对性地导入产业资源,创新打造定制化产业集群上已积累起丰富的经验。

  此外,华夏幸福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全球技术—华夏加速—中国创造”的创新发展战略,并通过孵化器、校企合作平台、研发机构等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加速成果转化。此次参与顶尖科学家社区的建设,可谓是这一战略的纵深发展落地。

  另一方面,在我国高科技企业需要突破围堵,国家需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当下,华夏幸福运用自身在产业新城和综合体开发运营方面的优势,投身于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的建设,助力实现科学成果的转化,也符合其一直以来所坚守的愿景和使命,即做一份对社会、对城市长久可持续的事业,以实现产业报国、产业强国的目标与梦想。

image.png

  可以说,在结合自身优势,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上,华夏幸福为我们开了一个好头。

  结语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组织绝不能像生物一样,以自身的生存为目的,仅仅把能够延续后代视作成功。组织应该是社会的一种器官,只有为外部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才能算有所成就。”

  深以为然。

  今天,我们面对的外部环境似乎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人开始感叹生意不好做了,但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些,跟着国家的大方向、大战略走,不也正是获得大市场的机会所在吗?

  在这一过程中,结合自身优势,突破企业边界,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并为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即使环境变得再不确定,也可以确定自己所走的是一条有所成就的发展之路。

  显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正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而华夏幸福通过支持、参与科学家社区建设,既让自身在与科技创新的深度关联中获得发展,也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不失为一个可研究的参照样本。

  做企业就是做人,人的价值更多体现在自身的贡献上,企业亦然。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