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汽车第一城之争

2025-04-15 00:00

  汽车是上海制造最大的支柱产业,这些年布局起来的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不是一个工厂外迁,某个企业的数据下滑就够动摇其地位,产业链的完备,也不断吸引了多家新能源汽车大厂研发中心到来。据悉特斯拉上海工厂95%以上的零部件来自本土供应商。

  动力电池产业发达的城市,天然具备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设条件,宁德时代上海基地,为上海汽车发展准备的子弹。

  上海与北京,在发展汽车工业上具有区位优势。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4小时汽车产业圈,涵盖了汽车研发、生产、零部件供应等各个环节。长三角赋能上海,比如常州与苏州在《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常年位列前五,常州动力电池产销量更是占到全国1/5,位列第一;上海也推进区域汽车的发展,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出口码头之一,作为人才、制造、供应全链路的集成者,上海构建了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灵魂。

  对于北京来说,京津冀作为我国六大整车产业集群之一,已经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配套设施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其中,北汽集团作为整车“链长”,在京津冀地区拥有超210家下属企业、600余家主要配套供应商。

  完善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深入推进造车新势力与传统整车企业战略合作,成为北京未来的布局方向。北京带动京津冀地区汽车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蓝图,也具备了雏形。

  推进京津冀三地整车和零部件供需对接,提升近地化零整配套水平;高标准打造京津冀汽车生态港,完善京津冀产业协同招商机制。而北京申报的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成功上榜国家队,彰显集群生态硬实力。

  该集群已汇聚国内最强创新资源,基础技术创新、产业工程转化、行业标准支撑等具备绝对领先优势,京津冀“合造一辆车”成为世界级集群的重点培育对象,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无论是上海,还是北京,汽车产业的发展要落地车企的头上,比亚迪和吉利汽车长期的投入上千亿的研发,小米汽车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领先,持续的努力和长期创新坚持才能造就最好的企业。北京,上海,作为我国的特大城市,其汽车产业奋斗的核心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新秩序贡献力量,为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描绘蓝图。

  结语:2025年汽车领域众多技术革新将实现加速突破,成为汽车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道关键分水岭,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成为汽车市场销售增长的主导力量。我们相信,不论是海派,还是京造,一个新的北京、上海汽车产业,或许正在到来。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