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竞争的核心是半导体产业,而半导体产业链中,虽然人工智能是当下和未来竞争的焦点,但人工智能为表,芯片制造为里,后者仍然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竞争的基础。HBM作为AI服务器的重要存储组件,其独特的高带宽和低功耗特性,使其在处理复杂计算任务时表现尤为出色。
整体来说,人工智能是加速物流行业向智慧物流时代迈进的新引擎,聚焦于智能搜索、仓储规划、智能运输配送、机器人等领域,以AI技术赋能的智能设备,有无人卡车、AMR、无人配送车、无人机、客服机器人等。
但是,从应用角度看,AI也是分层次的,从低端的应用逐步推向高端赋能,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或者称弱人工智能(ANI)、强人工智能(AGI)和超强人工智能(ASI)。
目前物流智能装备还处在一、二阶段,对AI芯片的要求还不是特别高,虽然对高算力的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有所增加,但还没有大量的应用。从这个角度说,影响有限。
从长远说,物流装备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以机器视觉、自然语音处理、大数据挖掘、深度学习为基础的智能软件,为物流装备所涉及的信息识别、存储、管理、利用开辟了更加高效的途径,让“数据驱动物流”成为现实。
机器学习、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设备的智能化运行能力;路径规划、机器视觉等技术,将赋予运输设备更多的智能;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够将拣选订单进行更合理的拆分与合并,并与仓储设备、运输设备和人员形成联动,实现更高效的订单拣选。
高端智能物流装备是需要深度学习的,在AI上称为训练,而训练需要高算力的芯片,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技术是物流行业数字业务转向智能化的关键,对于机器智能尤其是现在的深度学习来说,最大的优势在于强大的算力,海量的存储能力,对于比较精确的、标准化的内容能够做出快速理解,同时可以分析海量数据,并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这就强调了高算力芯片的重要性。
物流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关系错综复杂,机器学习技术正是处理这些多变量数据,以及能在复杂,动态,甚至混乱的物流环境中提取大数据集内隐性的关系最佳路径,而机器学习,需要更高一级的AI芯片,美国政府的禁令,将对物流装备的机器学习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国内的众多电商快递相关企业,如京东、淘宝、四通一达、顺丰等,都在不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大量设备制造厂商如极智嘉、旷视、快仓等企业,更是将人工智能与物流设备包括机器人、货架、搬运车辆等结合,从智能设备入手,为整个行业带来改变。
下一代物流体系的一个主要特性将会是AI+物流,通过人工智能,达到物流装备的可视化(Visibility)、可理解(Understandability)、可决策(Computability)、可调节(Adaptability)。
ChatGPT等新技术的到来改变了人机交互模式,能够通过对话的方式实现更好的人机交互,机器智能成为物流新趋势,大算力芯片成为其内核,大语言模型、视觉感知能力等AI技术,一方面会让一个单体的设备更加高效和智能,另一方面也能让人机交互和一些线上的数字化决策变得更加智能。
这就是说,智慧物流装备都是基于AI构建,美国收紧AI芯片出口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及大模型发展的影响可能表现为短期供应短缺和成本上升,从而影响物流装备的高端“智”造。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技术创新快、应用渗透强等特点,正加速与物流业深度融合,未来将深刻改变物流模式和经济形态,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
从3月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发布以来,国内华为盘古、阿里通义、讯飞星火等通用大模型相继涌现,同时,我国云计算市场也蓬勃发展,具体到企业上,阿里云、天翼云、百度云、华为云、腾讯云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由于短期内GPU在中国市场供应的紧缺,使得这样的需求只得到了部分满足,从而影响其发展。
就智慧物流来说,阿里,京东都有自研的AI芯片,而其它物流装备所需的芯片都可以采用国产。但随着美中贸易战的不断升级,半导全新禁令的不断推出,短期来看,这种局势可能会带来价格波动和供应不稳定,不可预见的成本上升,可能最终将推高智慧物流装备电子零部件的价格。
从广义物流角度来说,“联网汽车”是其中重要细分行业,美国BIS在9月发布草案,计划对中、俄的联网汽车相关软硬件进行限制,一旦生效就意味着巨大的美国市场对中国的车联网硬件、软件系统企业关上大门。
结语:中美两国的紧张关系正在深刻改变全球市场的格局,导致全球科技产业链的重构,对智慧物流备装制造企业来说,意味着未来几年内,在购买科技产品时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而对于我国来说,加强自主创新与技术研发显然已成为应对外部压力的关键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