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指出,黑灯工厂显示出极强的协调性和重组能力,系统内的各个单元能够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和任务自动重组,形成最优的工作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要求。
但不可否认,黑灯工厂智能产线更有利于规模化生产,而当下制造业则更强调实现产品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柔性生产。
从实际情况看,黑灯工厂还是以标准化的产品加工最为有利,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的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利用黑灯工厂,则需要大量定制的工装来进行辅助定位,需要大量的复杂的程序调取、复杂的机械臂移动路径、多样的零部件配送,造成了黑灯工厂流水线判断逻辑繁杂,特别容易停线。
当下机器臂灵活度有了很大提升,但还是有很大局限性,虽然视觉识别,激光定位有了长足进步,但是还会因为遮挡干涉造成无法定位,面对各式各样的产品,你可以设计多条产线去应对多种产品,但相应的成本也会增加,效率的提升无法赶上成本的提升。
在轻工业领域,个性化定制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潮流,从理论上说,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AI能够精准捕捉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设计方案和生产指令,但实现距离落地还有相当的距离。
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包括部分大型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步实施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而不是一蹴而就地建立一个完全无人化的黑灯工厂,并非所有的工厂环境都适合全面自动化,机器在某些需要复杂判断和灵活应变的任务上仍难以替代人类。
中小企业首先需要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了解自身在智能化改造方面的起点和潜在需求。其次是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市场定位,确定智能化改造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还是降低成本、或者是提升产品质量,也或是三者兼顾,以确定改造的优先级和步骤。
实施阶段则是要选择适合的智能化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硬件与软件,重点是选择成本效益较高、易于实施和维护的技术和设备。小规模试点和逐步推广,在特定的生产线或工作环节先行试点,通过实践检验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逐步推广到更多生产环节和流程。收集生产数据和反馈,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提升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