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无锡市洛社镇张皋庄物联网农业示范区内的南瓜、冬瓜、西红柿、空心菜等瓜果蔬菜喜获丰收。该物联网农业示范区依托电信网络和IDC(InternetDataCenter)托管等服务支撑,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使农民随时了解植物的生长温度,调节湿度传感器显示空气湿度,而光照传感器的数据可以让农民快速了解各时间、各地块的光照情况,参照植物所需要的最佳生长环境标准进行调节,使植物生长处于全程监控之中。通过智能化的作物管理,该示范区内的瓜果蔬菜不仅个头大,营养价值也很高。
张皋庄物联网农业示范区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农业要走出传统粗放式经营的“红海”,探寻精细化经营的“蓝海”,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创新。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农业有望通过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和产业链升级。
传统农业产业已陷入“红海”
纵观世界农业的发展历史,农业产业链最早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之后迅速传入西欧、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充分显示了农业产业链给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
所谓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密切相关、具有关联关系的产业所组成的结构。根据农业生产的时间顺序,农业产业链可分为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等中间产业部门和以农产品(16.25,-0.23,-1.40%)为原料的加工业、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同时,可根据农业生产的关联顺序分为五个环节:生产资料生产→农产品种养→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农产品消费,如图1。
近50年来,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目前,我国农业水平和以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技术密集与可持续发展等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现状是“两高两低”,即:产量高、消耗高、效率低、品质低。
生产资料生产环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在科研、农资等生产资料生产环节,可持续发展技术水平不高,重复建设严重。例如,除草剂、塑料薄膜等给农业生产带来短期效益的同时也造成土壤板结、明显酸化、养分减少等恶果。俗话说“庄稼一支花,全靠肥当家”,化肥等土壤肥料的过度使用不仅提高了。
农民的种植成本,而且导致农用物资的利用率降低。据测算,我国农业生产化肥利用效率仅为35%,有65%左右的化肥被白白浪费。
农产品种养环节的生产经营模式粗放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指出,由于耕地环境质量问题严重,经营规模小,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等因素,使我国农业一直持续粗放式增长。千百年来的农业生产,都是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在区域或田块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土肥检测。实际上,即使在同一农田内,地表上下也存在影响农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的明显时空分布差异。据统计,农业的粗放式经营造成我国劳动生率极为低下,我国每个劳动力平均只能生产粮食1,320kg,仅够养活1.66个人。而美国,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为11,746kg,可以养活83.6个人;在德国,2%-3%的人口就养活了整个国家。
农产品加工环节的产品附加值较低
中国农产品主要是以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国内外市场,资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对农业产业链影响最大的是农产品加工业,目前中国农产品下游产业发展滞后,大量的农产品没有经过精加工和深加工就进入市场,没有实现相应的附加价值,农民和农业企业处于国际农业产业链“微笑曲线”的中低端,自动化程度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