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进:我国钢铁流通市场发展格局变化趋势报告

时间:2014-06-06 09:42 | 作者:

  我国正处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特别今年开始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 “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将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极其丰富,不仅仅包括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调整,而且也包括市场发展格局、流通格局、企业经营模式的调整与转型。对于我国钢铁流通业发展格局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大历史性变革。

  一、市场发展格局将由快速扩张期步入后扩张期

  “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产业将进入后扩张期。在这个阶段其产业发展的特征是扩张与转型并存。在我国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条件下,我国钢铁市场仍处在扩张阶段,但市场扩张的速度开始放缓。这是因为,在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我国将逐步实现三大转变:一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三大转变”,将使我国经济发展由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提升的基本轨道,对钢铁等主要基础性原材料需求强度将逐渐转弱。我们预计我国钢铁市场消费的峰值(饱和量)在7-8亿吨之间,这一峰值很可能在“十二五”末期就会达到。因此对于我国钢铁市场发展格局的变化,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要适应市场发展变化,加快企业经营方式转型。

  二、市场流通格局将在生产与流通的博弈中凸显流通的先导作用

  市场进入后扩张期以后,流通行业将成为我国钢铁产业链上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先导性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流通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将成为影响我国钢铁市场发展和平稳运行的主导因素。

  在市场快速扩张期,需求呈现加速增长,产品不愁销路,钢铁生产企业,作为资源供给方,掌握着较多主动权、话语权。既使如此,由于流通行业贴近市场,拥有一定的资本规模、专用的交易技术和成熟的流通网络,可以大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整个社会的交换效率,这期间流通行业的主渠道作用仍然较为明显。从我们掌握的材料来看,最近几年,流通企业销售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65%以上。市场进入后扩张期以后,需求增长相对平缓,加之钢铁需求又具有较为明显的分散性和差异性,市场对专业化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流通行业的主渠道作用将会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对引导生产、衔接产需、提高社会化大生产效率和质量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将会日益突出。

  三、流通企业格局分化明显,做大做强做优将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

  近几年来,我国钢铁流通企业经营规模整体扩大,同时企业分化也十分明显。当前来看,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规模,包括钢铁流通企业的规模已经形成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企业,以中国五矿、中国中钢、中铁物资集团、浙江物产、天津物产等企业为代表,这些企业将成为我国生产资料和钢铁流通行业的“首领”;

  第二层次是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以上的企业。包括中国诚通、上海百联生产资料事务部、广东物产、徽商集团等企业,这些企业是我国钢铁流通行业的骨干力量;

  第三层次是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企业。包括几十家国有及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是我国钢铁流通行业的主力,具有较大后发优势和成长潜力。

  第四层次是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下的多数企业,这批企业稳定性较差,市场步入后扩张期以后,将会进一步加快分化、调整、重组步伐。一些企业在市场中将加快成长,一些企业由于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市场支撑力量,则会被市场所淘汰。

  在流通行业加快分化、重组的过程中,企业一定要把做大做强做优作为企业发展的詹罗目标。做大是基础。流通企业必须做大。流通企业不做大就没有市场,就没有规模效益,就没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能力,就缺乏发展的基础;做强是关键。任何一个企业,无论规模有多大,效益有多好,其背后一定有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支撑体系,也就是企业的经营模式。面对市场发展格局变化,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才能不断提高竞争力,才能不断发展;做优是目标。要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持续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效率,逐步形成企业的品牌和文化,打造出“我有人无”的核心竞争力,使本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做大做强做优,是经济学中“黑洞效应”。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践和应用。所谓“黑洞效应”,就是一种自我强化效应,当一个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就会像一个黑洞一样产生非常强的吞噬和自我复制能力,把它势力所及的大量资源吸引过去,而这些资源使得企业更加强大,形成一个正向加速循环的旋涡。

  美国的沃尔玛就具备这样的特征。沃尔玛具有遍布世界各地的销售网络。截至2009年5月,沃尔玛已在全球14个国家开设了7900家商场,员工总数达210万人,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达1.76亿人次。它的销售能力异常强大。其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它的销售能力是如此强大,强大到全球主要的供应商如果要在世界市场上扩大销量,就避不开沃尔玛,不得不成为它的供应商,而随着加入企业的增加,沃尔玛的规模更大,对零售终端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更强,就会迫使更多的供应商不得不进入沃尔玛的体系。这样对供应商来说,沃尔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其深陷其中的“沃尔玛之茧”。沃尔玛自1962年成立,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获得了如此迅猛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的流通行业就需要这样的“沃尔玛”。培育中国“沃尔玛”,根本途径就是要做大做强做优,只有这样流通行业的先导性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四、流通方式在创新中将形成多元化的格局,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市场进入后扩张期以后,市场扩张空间日渐缩小,这将形成倒逼机制,推动钢铁流通业流通方式创新与应用。从美国钢铁物流发展的经历来看,其发展最快的时期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钢铁业达到饱和的时期,期间新兴流通方式不断涌现。我国钢铁业也正面临这样一个转型期。未来钢铁流通业中的主体将主要是复合型企业。这类企业将承担起钢铁产品从出厂后到到达客户之前的价值链中分销、物流、金融、物业、电子商务等环节的组合性增值服务。该类型钢铁流通企业打通了流通领域中分销、物业、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价值链各环节的高度协同,其市场触角更多伸向了终端客户,代表着现代钢铁流通服务企业经营模式的主方向。

  在今后的发展中,预计以下模式将逐渐获得推广和应用。

  一是贸易加物流的模式。即一些具有资金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开始探索供应链集成供应模式。即从原材料采购与供应为源头,为钢铁产业提供原材料采购、仓储转运、流通加工、信息服务、集成配送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

  流通业向物流方向延伸发展的空间巨大。据统计,我国钢铁物流成本占整个钢铁产品成本的20-30%,而发达国家只占10%左右。因此,我国的钢铁物流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一家规模较大的专业化的钢铁物流公司。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业,在整个钢铁流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贸易企业积极探索向钢铁物流业转型,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是贸易加物流加金融的模式。近年来,我国的钢铁贸易企业通过金融服务方式拓展业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国内多家钢铁贸易企业,甚至物流企业参与到整个钢铁流通服务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保兑仓业务。保兑仓业务是通过钢厂,贸易商和银行的三方参与,相互担保,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这种方式有利于降低贸易商的融资成本。据测算,通过保兑仓业务的实施,贸易商的融资成本平均为万分之五,这对资金密集型的钢铁贸易来说,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压力,扩展了业务。  

  三是贸易加流通加工的模式。即一些与最终客户联系密切的企业开始发展流通加工与配送服务,以此增加增值服务能力。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钢铁生产和钢铁消费大国,钢材流通已经改变了传统贸易为主的模式,转向了以供应链管理、加工增值等服务为业务重点的模式,普遍实现了经营的规模化、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如美国最大的金属加工配送企业瑞森公司年销售额为22亿美元,在全美国各州、加拿大、墨西哥和亚洲等地都有加工网点,计达80余个;德国的蒂森克虏伯曼内克斯在全球拥有180个联合公司,在60个国家设有600个点。

  四是钢铁现货与中远期合约电子交易模式。远期合约交易,可以规避市场风险、发现价格,对稳定市场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电子交易,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企业通过数字化平台可及时获取并处理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可以提高对消费企业需求的反应速度,大大降低流转、结算、库存等成本。现代化的钢材流通业应实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流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在实现流通路径最短、流通成本最低、流通效益最优的同时, 有效地满足用户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总之,随着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钢铁流通产业将迎来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其业态和盈利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将出现重大变革。未来钢铁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将由资金实力、产品品牌、资源通道等方面的竞争,逐步转向战略选择上的竞争。通过选择不同的盈利模式,构建不同的战略性竞争优势,改变现有的传统要素层面的竞争,将是今后一段历史时期,我国钢铁流通企业在竞争形式上的突出变化。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